西藏芒康县工作人员查获非法运输50多条野生鱼,目的地成都

昌都 更新于:2025-05-28 07:28
  • 用户2825299151465
    西藏芒康县,工作人员对一辆运输车辆检查时,发现他们准备运往成都的50多条鱼是野生鱼,当场将他们的渔获没收,并没收了2名司机收到的5000元运输费!

    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的318国道上,一辆看似普通的货车被检查站拦下,谁也没想到这车藏着价值万元的“水中黄金”——58条西藏自治区重点保护鱼类墨脱四须鲃,总重量超过100斤。

    两名司机陈某和宋某原本计划从林芝市墨脱县出发,跨越上千公里将这批野生鱼运往四川成都。他们或许觉得用泡沫箱装鱼就能瞒天过海,却没想到在朱巴龙检查站翻了车。

    当执法人员打开车厢时,冰鲜鱼特有的腥味扑面而来,发现里面有58条墨脱四须鲃,这些都是生长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珍稀鱼类。

    墨脱四须鲃可不是菜市场的普通鱼获,作为西藏特有物种,它们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急流中,生长速度缓慢,对水质要求极高。

    根据《西藏自治区实施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〉办法》,运输这类保护物种必须持有合法来源证明,而司机提供的证件漏洞百出——养殖证明缺失、捕捞许可证过期,连运输路线都与报备信息不符。

    芒康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的执法人员当场算了一笔生态账:这车鱼若流入成都市场,按黑市价至少能卖到数万元。

    但比起经济账,他们更在意生态账,墨脱四须鲃作为高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,非法捕捞会导致水生生态系统失衡。最终执法部门依法没收全部渔获,连5000元运输费也作为违法所得被收缴。

    这起案件背后藏着更大的生态危机,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改善,高原珍稀动植物非法交易呈现跨省流动趋势。

    违法分子常利用偏远地区监管薄弱环节,通过分段运输、伪装货品等方式逃避检查,比如这次查获的运输车,就特意选择穿越横断山脉的318国道,试图利用复杂地形蒙混过关。

    工作人员透露,现在连快递物流都要过“生态安检”,那些标注“土特产”的包裹,都要经过仔细排查。

    好多网友都给芒康县执法点赞!大家都知道保护野生鱼对生态平衡有多重要,支持严打这种非法运输。这次的报道也让大家都知道保护野生物种不是闹着玩的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